欢迎访问思脉得企业网站
服务电话: 0573-84882939
思脉得丨引领内窥镜检测与评估

思脉得丨引领内窥镜检测与评估

发布日期:2024-12-23 来源:

思脉得丨引领内窥镜检测与评估

发布日期:2024-12-23 来源:

1734946751914218.jpg

内窥镜性能检测标准与评估方法

本期导读

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内窥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精准检测其性能是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

检测标准概述

1734947006793832.jpg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相关标准

ISO 制定的内窥镜标准权威性高、普适性强。国内如 YY 0068.1—2008 等标准对光学性能(成像质量、分辨率、色彩还原度、光透过率等)有详细规范,YY/T 0068.2—2008 对物理性能(耐用性、机械强度、稳定性等)也有严格要求。国际上,ISO 8600 系列标准为光学和物理性能测试提供统一准则,促进了内窥镜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734947289672448.png

美国 FDA 与欧洲 MDR 标准

FDA 要求制造商提交详尽的产品测试数据,涵盖图像质量(MTF 等)、光学畸变、耐用性、生物相容性等多个方面,还重视清洁消毒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欧洲 MDR 不仅关注技术性能,还重视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制造商在申请 CE 认证时提供临床使用效果评估报告及长期跟踪数据。两者核心要求相近,但在执行细节上因地域因素存在差异。

1734947349594324.png

性能评估方法

光学性能评估

依据 YY 0068.1—2008 标准,分辨率通过像素数量、尺寸及光学放大倍数等评估,色彩还原度用色彩偏差、均匀性、饱和度等衡量,视野范围以视野角度、工作距离等定义。

1734947437777250.gif

思脉得内窥镜光学性能检测平台ET04检测项界面

思脉得医疗内窥镜光学性能检测平台运用先进技术,如高灵敏度光学传感器、高精度图像采集卡和专业光学镜头组。在分辨率检测上,采用傅里叶变换和 PSF 分析技术,精确测量像素信息及光学系统像差色差影响;色彩还原度检测用校准色卡和光谱分析仪,计算色差 ΔE 值并测试光照稳定性;视野范围检测利用电动旋转台模拟实际情况并生成分布图。

1734951958525433.gif

机械性能评估

耐用性考虑内窥镜在极端环境及模拟磨损下的表现,通过加速疲劳试验等评估材料和结构耐久性;灵活性用弯曲半径、转向角度等参数衡量,借助专门测试装置模拟体内弯曲路径;操控性关注医生操作便利性和准确性,利用 VR 技术模拟手术场景提升评估客观性。

生物相容性评估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实验检测材料毒性,观察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皮肤刺激性评估通过接触实验和 Draize 评分法量化评级;致敏性评估采用 GPMT、LLNA 等方法检测免疫应答反应,避免材料致敏风险。

安全性能评估

电磁兼容性通过模拟电磁干扰场景,监测图像质量、信号传输等指标判断;泄漏电流用高精度仪器测量并与安全标准对比;高温警报通过模拟高温环境检查警报系统响应特性和设备停止工作情况,确保安全。

1734952077926408.png

思脉得静电测试仪

检测标准与评估方法比较

国内外标准差异

国内内窥镜性能检测标准与评估方法渐趋完善,但仍存在地区差异和操作难度问题。建议借鉴国际先进标准统一国内标准,探索简便实用方法以促进普及应用。

1734952131217582.jpg

思脉得ET04光学性能检测平台

不同评估方法优缺点

传统人工评估简单直观但受人为因素影响大、难以量化;自动化评估方法减少人为干扰、提供量化数据,但可能误判且无法完全模拟人眼感知,需结合人工评估。

思脉得医疗内窥镜光学性能检测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其自动化检测流程减少了人为误差,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量光学性能数据,如前所述的分辨率、色彩还原度和视野范围等指标的精确测量。

1734952227923584.gif

ET04自动化运行

结论

对内窥镜性能检测标准与评估方法的研究可知,光学和机械性能评估方法相对成熟,已用于生产和质量控制。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能评估方法有待完善,尤其在长期性能方面需更多研究验证,以推动内窥镜技术持续进步。

相关新闻推荐
TOP